|
市工信局强化绩效管理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
2022/6/30 12:18:05 来源:市工信局 打印本页 |
|
|
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真正当好服务的“店小二”、企业的“娘家人”,市工信局以“中小企业服务月”为抓手,强化绩效管理,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一、 探索并在全国率先启动“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
一是现场落实“6+2”惠企举措。获奖授牌、发布政策、集中揭牌、签战略协议、推介金融产品、集中授信签约及政策宣贯和推送。现场首批达成银企合作协议249个,授信金额146.7亿元;24个重点项目(企业)现场签约118亿元。
二是举办“政策、环境、服务”主题活动。共举办59场活动,近5000多家企业享受到贴心服务,超6万人次参与。帮助鹰游等4家企业成功获批国家专精特新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开发区获批省大中小融通型特色载体;联瑞新材和天明机械分别通过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和复核;14家企业分别获批国家和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二、落实企业会诊帮扶机制
一是网络培训、线上对接、现场服务。汇总税收、金融、人才等方面惠企政策54项,形成惠企政策一本通和口袋书2500份发放企业,结合电子APP开展立体式、全覆盖宣传。全市共开展宣贯系列活动超175场,比2021年增长2倍,服务企业超4万家。
二是收集金融产品,健全融资平台。选编全市各金融机构230多个惠企金融产品,发布《金融机构特色融资产品汇编》,打通银企信息不对称的症结,进一步完善优质中小企业白名单至1100家,打通中小企业易贷、快贷绿色通道。
三、精准服务“产业链供应链”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第一时间成立市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工作专班,建立全市100个重点监测企业、400个重点项目企业线上对接渠道。通过每日电话调研、赴企业现场调研、集中座谈等方式,利用连云港发布等渠道,滚动、高频宣传全国通行证、困难诉求征集、海运“天天班”、保通保畅措施等政策,努力做到工业企业全覆盖。二是强化服务保障。对钢铁、石化、医药等重点企业建立一对一服务机制,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配备67名服务专员,实行定制化服务。专班成立以来,共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困难诉求282件,其中省外运输通行问题159件,省内跨市运输通行问题65件,快递收发问题18件,资金紧张问题32件(解决企业资金需求2.6亿元),人员往返连问题5件,危化品通行问题3件,帮助企业办理通行证1729张。帮助大陆汽车电子协调上海、柳州等地产品运输问题、帮助金典纺织、飞雁毛毯协调苏南地区原材料采购问题,相关举措被新华日报进行专题报道。
四、深入推广“园区保”试点
在合作园区设立3000万元风险资金池,合作银行根据风险资金池放大10倍设定授信额度。合作园区根据银行标准设立优质企业名单,名单内企业无需抵押,按照企业申请,银行、担保公司审批的程序发放流动资金贷款,授信期限不超过12个月,单户授信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如贷款发生违约,园区、银行和担保公司按照4:2:4的比例分担损失(风险分担比例可适度调整)。
目前,我市“园区保”规模快速增长,企业全年获得10.5亿元融资支持,同比增长39%,市工信局与海州区、赣榆区、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保持对接,推进“园区保”继续扩面。
|
|
站内链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