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医保局:运用绩效管理助推医疗救助惠民生 |
2022/6/28 10:56:08 来源:市医保局 打印本页 |
|
|
医疗救助专项资金的使用,直接关系到困难群众看病就医。近年来,市医保局不断强化绩效管理工作,形成了“考评——整改——提升”良性循环,加强绩效成果运用,发挥绩效引导作用,有力促进了专项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2021年,全市共全额资助34.25万名困难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资助金额达10274万元,医疗救助资金共救助43.37万人次享受门诊与住院医疗救助待遇,救助金额达18404万元,较以往年度有所提升,进一步减轻困难群众医疗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发生。
一是针对绩效评价提出的“医疗费用自付比例偏高”问题,调整待遇政策,加大惠民力度。建立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网,统筹使用居民医保基金和医疗救助补助资金,发挥三重制度梯次减负功能,努力提高困难群众医疗保障水平。将困难群体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起付线由15000元降至7500元,各费用段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并取消封顶线,加大大病保险倾斜支付力度,提升医疗救助托底保障能力。
二是针对绩效评价提出的“医疗救助人员信息更新不及时”问题,对困难群众身份采取动态管理,实现困难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应保尽保。为实现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市医保部门会同市人社、财政、民政、扶贫办、总工会等部门,按照部门职责协同做好全市各类困难群体的参保登记工作,建立数据信息交换机制,加强动态管理。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救助工作的通知》,将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等人群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对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开展信息核对和专项排查,实现了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全覆盖。
三是针对绩效评价提出的“医疗救助结算系统不科学”问题,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完善“一站式”结算。通过调查了解医疗救助对象需求,更好地推动解决困难群众看病难、就医难问题。过去的医疗救助方式大都是先住院、后救助,救助对象必须先自掏腰包缴纳费用,康复离院后再申请医疗救助金,增加了贫困人群的经济负担。近年来,我市加快医保信息化建设,实现“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救助对象看病就医时,个人只缴纳自付费用,医疗救助的费用自动扣除报销,免去困难群众垫付费用的环节,为群众提供了方便,极大提高了医疗救助资金使用效率。
四是针对绩效评价满意度调查中反映的“部分困难群众对医疗救助政策不清楚、不了解”问题,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知晓率。市医保局通过集中宣传、“连云港发布”APP、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发放简明政策宣传折页、医保经办机构和医疗机构设置专门窗口等方式,多渠道、多维度、不间断宣传困难群众参保就医政策,提升参保人员政策知晓率。
五是针对绩效评价提出的“社会力量参与不足”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思路。我市医疗救助主要资金来源为一般公共预算渠道资金,政府与社会互动救助的整体合力尚未形成。在医疗救助资金筹集方面,政府扮演着主要角色,社会各方力量则是补充力量。针对上述情况,一方面,市医保局将不断加大医疗救助基金筹集的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医疗救助基金的筹集工作中,保障困难群众看病就医,提高困难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另一方面,加强“连惠保”等社会保险的引导,在参保条件设计上,支持有既往病史人员参保,在赔付条款上,支持使用医保外药品报销等政策。
(连云港市医疗保障局 徐颖慧)
|
|
站内链接: |
|
|
|
精彩推荐 |
365bet手机在线网页_365速发国际welcome_国内有真正的365平台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