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投稿邮箱:lygjgjy@126.com    

        365bet手机在线网页_365速发国际welcome_国内有真正的365平台吗

        首  页 365bet手机在线网页 党建报道 机关动态 直击县区 群团工作
        三代党员的“初心”事
        2020/12/21 17:26:11   来源:家园网             打印本页   

             在江苏赣榆区境内有一座抗日烈士陵园,抗战期间军民冒着战火修建了它,这座山并冠以特殊的名字——“抗日山”。紧靠着抗日山五公里处是座傲然挺立、千山一碧的大吴山。抗日英雄符竹庭将军曾经在大吴山脚下与日军援兵遭遇,不幸身负重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六十多年来,英雄的事迹一直激励着居住在大吴山脚下的冯家爷孙三代党员,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用朴实行动从革命先烈身上找寻初心的印记,激励着自己迈向未来、砥砺前行。
           爷爷冯明善:“都不容易,能帮衬就帮衬着点”
           “老冯家三代党员,我没嫁错门。”这是冯明善老伴生前念叨最多的一句话,也是她心里认为这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儿。孙子冯琪曾调皮地问过奶奶你是怎么看上爷爷的,她说,还不是被他当年穿的一身军装给哄过来的。
           冯明善是在部队入的党。1970年冬天退伍后,在县一家企业后勤做司务长,管着好几百人的胃,锅铲碰勺头,叮叮当当一做就是半辈子。自打上班之后,村里的、隔壁村的,凡是扯得上亲戚关系的,每次到县里的时候,都会到他那颠几勺菜,吃完抹抹嘴走人。同事有时会说,老冯你这人就是好说话,这来的都是你亲戚啊!他腼腆话不多,总是笑着说:都不容易,能帮衬就帮衬着点。
           退休之后,回到村里,谁家有个红白事,都会请冯明善去掌勺。别人帮忙回来都拿几包烟,拎两瓶酒。只有他烟酒都不拿,就打包一袋剩下的红烧肉,嘴上含着大烟袋杆子回家,村民们都说他脑袋少跟筋,他还是笑呵呵的说:“都不容易,能帮衬就帮衬着点”。
           冯明善从未没提过初心,但他知道不管是在部队、在单位还是在村里,他都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都不容易,能帮衬就帮衬着点”就是他的初心。
           父亲冯之虎:“做个好人,别怕吃苦,使劲干”
           冯之虎也是在部队入的党。1993年的冬天,冯之虎退伍回到赣榆老家应聘到县里一家企业上班兼跑运输,妻子在家里照顾年幼的孩子,守着两亩地,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全家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憧憬。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8年春,冯之虎在骑车上班的路上出了车祸,腰椎受损,进了手术室,等待伴随他下半生行走的是轮椅。半年后,走下病榻,坐在轮椅上的这位硬汉子竟伤心的哭了起来:“这怎么是我呢?”因车祸工作丢了,收入断了,治病也花光了家里多年的积蓄。
           面对这样的残酷现实,冯之虎强忍悲痛回到大吴山脚下的老家,望着年幼的孩子及日夜操劳的妻子,暗暗下定了决心:“虽然我的双腿瘫痪没有了知觉,但我还有强有力的双手,一定为她们母子遮风挡雨,过上幸福生活。”
           “俺不怕苦,俺还能干”,难熬的日子里,冯之虎这样安慰着妻子,也想着总要做点什么。冯之虎心灵手巧,以前家里面的东西坏了都是他修,于是父亲做起了修车的生意。有人建议他修车价格可以高点,大家也都理解。父亲不愿意,乡里乡亲有时候接个链条、换个螺丝,钱递过来又被父亲塞回去了,“弯个腰的事儿,慢走啊”。也只有他自己清楚,本来就是腰椎的病,坐着轮椅还弯着腰哪有那么容易。
           “要带孩子不能外出打工,在家又找不到活干”,一次无意的聊天中,冯之虎听到村里的留守人员没有就业创收的机会。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如何在自已创业的同时,也解决部分留守人员的困难。他注意到,苏北地靠黄海,织渔网、虾笼前景广阔,便和妻子商量,利用多年的积蓄盖起了一间三百多平方米的织网车间,同时利用互联网联系了外面工厂提供渔网代编织的活儿,随着业务量的增加,长年招收本村中老妇女二十余人,解决了她们二次就业机会。自己增加收入的同时,也带着大家鼓起了“钱袋子”。
           “俺得好好谢谢之虎,我在家照顾家人还能有份活干,真的托了他的福”,迟秀丽今年50岁,家属有病导致生活困难,想找个活干补贴家用。冯之虎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请她到家里来织网,每年帮助迟秀丽增加了上万元收入,缓解了家庭压力。在我们采访的过程中,今年已五十岁的冯之虎和我们聊了很多,有几个关键词语:“做个好人,别怕吃苦,使劲干。”我想,这就是他的初心。
           孙子冯琪:“冲在解决群众需要的最前面”
           “为什么要入党?”“党员光荣,干什么都冲在最前面,我就要冲在最前面。”这是大一提交入党申请书时,辅导员和冯琪的对话。两年后他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共预备党员。他说:“他当时特别激动,就感觉自己心头有了一道光,干啥都有劲”。也正是有了“这道光”, 激励着他干事“冲在最前面”。
           毕业那年,面临择业,有银行也有企业发来了录用通知,辅导员问他怎么选择,他说要考选调生。之前他听说有很多前辈都在选调生岗位上,说在基层其实挺苦的,他也想在最基层锻炼自己磨练自己。有个学长和他说了一句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也让他坚定了选择,冯琪并一直牢记到现在。之后,来到了安徽滁州,来到了夏集。一开始,离县城50多公里的车程确实让他有点惊讶,不过他很自豪,因为还是冲在了最前面,冲在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最前面。
           还记得刚到村里的时候大爷大妈问他老家是哪里人,他说是江苏人,但如今他已经是一个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夏集人了。在村里负责水利管护时,有一次有个大叔给冯琪打电话,很着急,说新修的渠道放水放不到农田,几十亩田没法种水稻。他和村民一起去看现场,从他们焦急的神态和言语冯琪深刻地感受到,农民和农田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血与肉似的无法剥离的关系。他和大叔说:“您放心,这田是大家的命,也是我的命,我来联系施工方解决问题”。通过向上级汇报与施工队联系,问题得到了解决。最近下队的时候,也去了那个大叔家,聊起了水稻收成。大叔说:今年天旱,有的一亩地少四五百斤,不过当时渠道的问题要是没解决,啥都收不了哦,还得谢谢你小冯。
           其实,一开始来到村里的时候,很多大叔都会说:“年轻人都是来镀金的,过个年把就走了。”那时候感冯琪觉蛮委屈的,他包片的村民组里有个大叔脾气就很大,到村里开会都会喊:你们这些村干部就知道摆着个架子,天天坐那不知道忙什么东西。后来,下队的时候都会去他家,冯琪半开玩笑的说:“大叔我来给你汇报工作啊,回答你关于低保评议、收缴医疗保险的一些问题”。如此一来,他和村民们也拉近了关系。现在见面只要村民碰见冯琪也会笑着迎过来:来来来,小冯,有个事问问你。走的时候也蛮客气的说:上次就叫你别走嘛,留下来搞点酒。
           在夏集的一年多,教会了他如何要守得住脚下的土地、对得住身边的人,作为一名党员,“能够冲在解决群众需要的最前面,”这就是他的初心。
           一家三代,不论是在艰辛年代的“能帮衬就帮衬”、在改革时期的“不怕吃苦使劲干”,还是新时代的“冲在最前面”,都是源自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永恒初心。(冯琪口述)

        站内链接:
        2020/12/21 17:26:11
        2006/7/4 15:51:59
        2006/2/15 17:21:31
        精彩推荐
        [365bet手机在线网页_365速发国际welcome_国内有真正的365平台吗] 全市检察长会议召开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振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市税务局组织入党宣誓仪式引导新党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连云港海事保障首批290辆国产家用汽车安全出口俄罗斯
        东海县级机关工委召开联动共创小区疫情防控部署会议

        365bet手机在线网页_365速发国际welcome_国内有真正的365平台吗

        中共连云港市委市级机关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投稿邮箱:lygjgjy@126.com  联系电话:0518-85811441
        苏ICP备05050405号  连备3207050152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